简介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赤脚医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马凤兰的做事风格就是雷厉风行,心里有了谱,就剩下埋头做事了。

用挖防空洞的大事,带出一个医生,乡里百分百没意见。

就是乡里有意见,也派不出医生,卫生院那几块材料,在马凤兰看来,也就院长还凑合事儿。

乡里开会的时候,她也听过卫生院出的笑话,那俩小年轻,有次给人打针,针头直接给扎骨头上了。

找了乡里五金铺的铁匠,拿钳子才给拔了出来,就这样的货色,一般人宁可病着,也不敢找他们看。

听了马凤兰的安排,李胜利点头认可,想到一些往事,他就想试一下。

“嫂子,要是我哥去乡里,让他问问,乡里是不是有积存的药柜?

如果有,借机要来,最好是王地主家的那套,当然能多要一些更好。

如果有查扣的医书、器械,也借着挖防空洞要一些。”

分地的那几年,普通的家具、农具之类,一般是就地发放的。

但药柜之类多半不会分发下去,后世许多村诊所的药柜,都是乡里、公社派发下去的。

李胜利想起这茬,想要占次便宜,如果王地主家的药柜还在,绝对也是顶级货色。

“这简单,张张嘴的事儿。

只要乡里有,我就能给你要来。

等你哥回来,让他在村部给你收拾几间房子。”

听到马凤兰说在村部收拾房子,海爷那边就拉下了脸,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凤兰,胜利是咱们家恩人,怎么能住村部?”

“爹,胜利要行医,得有卫生局的行医证,场地也得有。

上面要下来检查的,总不能在咱们家里。

村部的房子,就是行医用的,胜利跟柳爷,吃住还在咱们家。

不过乡里同意之后,村里还是要拨粮食的。”

对于行医的程序,作为妇女主任的马凤兰,比李胜利都要熟悉。

李胜利熟悉的后世的程序,现在是个什么程序,他是一点也不知道。

“嫂子,行医证难办不?”

“正经医生的不好办,我看卫生院里挂的行医证,院长的是市里发的,还经过什么班的学习、考试。

俩半吊子发的是临时行医证,区里卫生局给盖的印,有个连照片都没有。

胜利,你要是家里有照片,就带来,没有再说。”

李胜利问起行医证,马凤兰这边回忆了一下,就给出了答案。

听到临时行医证的程序简单,李胜利这边直接就不考虑正经的行医证了。

又是学习班,又是考试的,麻烦不说,万一写出不属于现在的答案,弄不好要被专家们围观的。

“嫂子,就弄个临时行医证好了。

青年下乡行医,具体是个什么路子,咱们最好还是再看看。”

对于未来的细微之处,李胜利也无从得知。

赤脚医生是没问题的,正经考试的医生,会不会有风险,他不是太清楚。

至于照片,李胜利也不想回家拿,行医证越简单越粗糙越好,省的将来惹麻烦。

两人商量妥当,马凤兰跟姜大娘也收拾好了兔子,见马凤兰直接剁成了大块。

靠在南墙抽烟、晒太阳的柳爷,主动请缨要做一锅酱焖兔肉。

这话柳爷路上说过,李胜利也想尝尝他的手艺。

虽说海爷一家数次推让,不敢让客人上灶台,可耐不住李胜利跟柳爷的纠缠,只能答应了柳爷的要求。

柳爷虽说会做酱焖兔肉,但烧火他不成,马凤兰这边正好接了过去。

四九城盘炕、垒灶台的人家并不多,像李家,家里一水的木床。

而且城里不比农村,可以随处划拉烧柴,城里的烧柴是要花钱的,一两厘一斤的价格虽说不贵。

但日积月累下来,一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柳爷的酱焖兔肉下了锅,赵家三兄弟,也拎着几条鱼,忙叨叨的进了院子。

显然老娘马凤兰,对三兄弟还是很有威慑力的,让捡兔子就去捡兔子,让抓鱼就把鱼给抓来了。

李胜利跟柳爷算是赵家贵客,今天又救了张寡妇的儿子。

虽说兔子、河鱼对赵家而言也是稀罕,但马凤兰还是在酱焖兔肉出锅之后,炖了一锅鱼,还捎带贴了饼子。

刚出锅的两合面馒头香甜暄软,鱼锅里贴的饼子,焦脆可口。

柳爷的手艺很不错,酱焖兔肉火候咸淡正好,要不是因为等鱼,吃的时候有些凉,味道还能更好些。

马凤兰的炖鱼,主打的就是一个麻辣咸香,大酱、辣椒往锅里一放,出锅就是熟悉的味道。

一餐饭吃的主客尽兴,只是赵满奎多少有些不爽快,因为吃了饭要去乡里。

桌上的地瓜烧,他一滴也没捞着喝,只能看着李胜利跟海爷、柳爷对饮。

喜欢四合院里的老中医请大家收藏:(m.45zww.net)四合院里的老中医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