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桃之邀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出差(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十月底的哈尔滨最底气温早已降到了零度以下,基本和丰山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相当。下了飞机,谢雅星才顿觉方啸坤的明智,这地方不穿羽绒服是不行。

来到培训机构安排的宾馆住下,她和方啸坤各自报名、领取培训资料就分别回了自己的房间。没有尴尬,没有更多的熟稔,那种淡淡的同事关系,再自然不过。

晚上自助餐,参培人员陆陆续续都到齐了,他们省的同志们坐在一桌。这事是由方啸坤联系的,所以方啸坤自然就做起了中间人的角色,给大家相互介绍,同时还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每次出远门谢雅星都会给许璐留一把钥匙,急事备用。吃完饭,她给许璐发短信息叮嘱物业如果打电话要试暖气的话,务必赶紧去她家一趟。许璐只回了两个字:罗嗦。

同房间的女孩子跟着同来的同事一起出去买羽绒服了,谢雅星一个人在房间里拿着遥控器换来换去找不到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转念一想,在宾馆呆着不如出去看看冰城的夜景,遂拿着相机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出门了。

坐了出租车,谢雅星在司机推荐的索菲亚大教堂前下车。一下车,她就立刻被眼前这个拜占庭建筑吸引了,宝石绿的顶在深蓝色的天幕下显得与众不同,仿佛带人回到了20世纪初的沙皇俄国。教堂上精致的圆顶尖头窗户被灯光妆点得熠熠生辉。恰好一轮皓月当空,教堂顶端的十字架像教徒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之箭,直插夜空。

谢雅星就这样仰着头忘记了时空,忘记了自己。直到脖子发酸,肺里的氧气不够,才想起自己的姿势为身体造成了困扰。她缓缓地低头,伸手揉按着酸痛的脖颈,突然余光瞄见身后高大的身影,不禁下意识地向前走了两步隔开距离。

方啸坤为她的警觉感叹,这样的女子应该有颗敏锐的心。

“你也来这里转?”方啸坤笑着和她打招呼,她穿着深蓝色的牛仔裤,纯白的羽绒服,还有一顶雪白的毛线帽和一条孔雀蓝的围巾。虽然鼻子和嘴都被围巾遮了起来,可方啸坤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啊,方工,你也在这里。”谢雅星有点被惊到,下午下飞机还穿得比较单薄的男人,这时也是羽绒服御寒了。他的身材笔直匀称高大,围着巴宝莉花色的羊绒围巾。和她一样洁白的羽绒服让她脸红,还好他穿的是黑色休闲裤而不是牛仔裤。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看上去也很像情侣。

看出谢雅星是在打量他,方啸坤也有不好意思。羽绒服是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啸天帮着买的,他挑来挑去说哥哥还是适合穿干净的白色。却没想到跟这丫头撞衫了。看来年轻人的眼光挺相似的。

想到这里,方啸坤不由地一颤,他竟认为啸天跟谢雅星有些相配。可转念又觉得年龄不搭,自嘲这是在乱点鸳鸯谱么?!这么好看又温婉的女孩子应该有个贴心的男人来爱,如果还没有结婚,也许可以帮她物色一个。可同时,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点不甘,那种想据为己有的情绪又一次浮上心头。

看到方啸坤带着奇怪的笑看自己,谢雅星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连忙擦擦,又看看手,没有啊。“方工你笑什么?”

被谢雅星问住,方啸坤急忙转了个话题:“你一个人出来多不安全,应该找个伴。”

“和我同房间的小王出去买羽绒服了,刚才出租车司机说这一片人比较多,所以就到这里了。人多不假,索菲亚教堂漂亮也是真的。”她不由得再次转身抬头欣赏起这座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色彩的建筑来,脸上带着崇拜的笑。

“这个教堂是1907年建的,当时是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的随军教堂。哈尔滨解放以后,苏联政府将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期间,教堂遭到了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的壁画、乐钟、十字架也丢失了。1997年才恢复历史原貌,现在是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方啸坤双手插在羽绒服口袋里,缓缓走向谢雅星身后,仰着头给她介绍。

谢雅星点点头,她喜欢历史,也喜欢和艺术有关的东西,比如那窗格、那顶,无一不惊艳。她总觉得艺术和历史是无法分开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会产生与当时政治、经济相符的文化和艺术表现。

这时,从左边传来一记闪光,那种瞬间的光亮一下就可以让人想到是相机的闪光灯。方啸坤和谢雅星惊地同时转头看向闪光方向,只见是一个年轻时髦的男孩子,手里捧着宝丽来相机正在冲他们歉意地笑,脸颊上的酒窝深深的。

“不好意思吓到二位了,我是lomo爱好者,刚才觉得二位的感觉非常好,就照了一张。这个留给你们做纪念吧。拜拜。”男孩子将宝丽来吐出的相片递给方啸坤说道,然后就穿着溜冰鞋跑开了。

方啸坤接过照片,还没有完全显影。谢雅星也好奇地探过头来看,她虽不算矮个子,可穿着平底棉鞋还不到方啸坤的肩膀。方啸坤见她踮着脚尖辛苦的模样,遂好心地放低了手腕,和她一起等待起显影来。

不过一分钟,在他们之间仿佛用了一个世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桃之邀邀请大家收藏:(m.45zww.net)桃之邀邀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