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之科技洪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0章 颁奖现场(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他花费了相当长时间和科学界认识寒暄,然后才轮到政界人士,虽然这在国内不符合规矩,但是他就是这么干了。

在他看来,国家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先烈们的牺牲,但是想要发展好,更是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两者虽然没有伯仲之分,但是在他心里,显然科学家的地位要高些。

至于有没有人不开心,他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也马上就要退隐了,想找他麻烦的机会更不多了,加上小肚鸡肠的人也坐不到今天这个位置。

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想要提高科学家的地位,纠正一下我国固有的观念,至于能不能起到作用,他也不清楚。

不过他一向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别人能够理解,并且做出改变,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依然如故,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至于企业界的人士,同样来了不少,除了大型国企的负责人之外,更多的还是他旗下企业的负责人们。

他们每一位都是掌握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地位并不是普通的商人能够比拟的,虽然和一般的商人相比,他们并不算有钱人,毕竟他们手里没有股份。

但是就影响力和地位来说,这不是普通有钱商人能够比拟的,在国内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权力以及影响力,些许钱财反而是最无足轻重的。

对这些企业负责人,之前属于自己的属下,今后他们之间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反而因为玄天科技公司的存在,很有可能变成竞争对手。

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现在他们还是属于赵一的下属,不过在和他们寒暄的时候,他还是强调勿忘初心,这很关键。

很多人一生99%的时间都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就是那1%的时间里面,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导致一生的污点难以洗干净。

他们之前在他的手下,可以说是廉洁奉公,兢兢业业,为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今后如何,谁也不能够保证。

所以他才会对他们强调勿忘初心,只有如此,才能方得始终,让自己的一生也能够过的精彩纷呈,享受到自己应得的荣耀。

他们普遍还很年轻,年纪最高的也没有到50岁,还有很长时间来建功立业,希望他们能够有始有终,别中途犯错误。

不过他从来不会将期望寄托在个人操守上面,那样太过于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制度的建设以及监督制度的执行力。

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配合,在这方面相信比人还要做得好,虽然可能无法杜绝此类事情发生,但是绝对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这次不仅仅只是给他这个国家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颁奖,其实还有其他的荣誉称号要颁发,不然单独为他举办的话,那面子就太大了,虽然有这个底气,但是完全没有必要。

今年除了他这个国家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之外,还有面向科学界的做出很大贡献的杰出人士颁奖,其他的还有商界和劳动群体里面的杰出者。

这边寒暄完之后,还没有坐一会儿,颁奖仪式就要马上开始,大家都有序的进入到大会堂,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的位置非常的靠前,直接坐在第一排,而周志刚夫妇以及林和霞和周瑾瑜则是安排在了亲属观摩区域。

颁奖顺序是从杰出劳动者开始的,然后就是企业家、科学家这样的顺序,最后才轮到他的国家最高荣誉勋章,越到后面,表示重视程度越高。

这次颁奖持续的时间很长,由于这10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涌现了许多出色的人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次也是趁着机会,给这些杰出贡献者颁奖,以表彰他们这么多年来,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表彰。

之前很少进行这样的大规模表彰,因为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忙着国家发展,很少有精力做这些事情。

而且那时候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很多人对很多新事物都没有反应过来,甚至有些事情在当时并不惹人注意,结果却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例如互联网领域,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国内的广泛关注,大家的眼光还是放到传统工业领域,甚至芯片行业也不如机械行业受到关注度高。

结果不管是以芯片为代表的电子产业,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在目不暇接的变革下,很多事情是没法有定论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了比较明确的结果,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像这次企业界表彰里面,就有不少来自互联网领域的人士,也有这方面做出接触贡献的技术工作者,这其实就是对他们在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肯定。

他这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旗下企业的员工,获奖的非常多,几乎每个领域的奖项,都有很大的比例进入到了他旗下的企业员工手里。

这种现象其实才是正常的,毕竟他旗下的企业,不仅占据着国内的绝大部分经济份额,同时也是当前技术主要引领者,而且旗下的员工数量和质量同样出类拔萃。

就算是按照比例来算的话,也应该是他旗下的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不过事实上国企或者是国有研究机构,更加容易获得青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科技洪流请大家收藏:(m.45zww.net)重生之科技洪流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