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儿童自控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有些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有些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

洋洋刚上二年级,课余时间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对踢足球不感兴趣。但他却有个足球迷的父亲。

父亲看到洋洋经常去练习打乒乓球,就教训他:“小球没有出息,去练大球!”

洋洋不愿意踢足球,父亲就强迫儿子和他一起去足球场练球,弄得洋洋总是不开心。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想学长笛,母亲却非要她放弃长笛改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理由,为他选择理科……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成年人应该感受最深。父母同样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总会不开心。要是让孩子按父母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当然,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这样“难为”孩子,其实是“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父母的“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这等于抑制了孩子的长处,而放大了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会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结果得不偿失。

也许有的父母这样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那就应该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可孩子们并不接受,他们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于是,两代人之间产生了分歧。

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父母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还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这样做就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当一遇到要选择的情况时,他就拿不定主意,只能听从父母的决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没有主见、做事犹豫不决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会让孩子很难自我掌控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首先,那些没有主见的孩子,在心理上是自卑的。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做出过低的评价,进而自我否定。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虽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为自己的不当,所以总是一味责备自己,讨好别人。

其次,没有主见的孩子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对某些事情难以下决定。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容易受他人影响。

再次,没有主见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经过反复比较,反复动摇,结果错过了成功的最佳时机,最后一无所获。

最后,没有主见的孩子的口头禅是“我再想想”“我先问问我妈妈”“我不知道对不对”,也因为如此,很多人不喜欢与没有主见的人交往。

总之,是否具有选择的能力及选择能力的强弱又对人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是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度过人生的每一步的。其中,有些选择会直接影响自己或他人一生的命运。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正是选择的大敌。

因此,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最好就是“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只要不做坏事,也不偏离人生轨道,就放手让孩子去决定和掌控自己的人生,只有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再去帮助孩子。

对此,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往往喜欢用命令的口气:“就这样做怎么能行”“你该这样做”“我不允许你和谁谁交往”,等等。这种命令的语气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的话是说一不二的,自己只能服从家长的意志行事,而孩子这样做心里能高兴吗?

所以父母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商量式语气,比如:“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我想能不能这样做?”“我想你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会更好一些!”等等。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孩子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的能力。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父母应该给孩子表达意愿和想法以及自己进行选择的自由和机会。比如,给孩子买玩具时,家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尽量买孩子喜欢的玩具;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选择购买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物品;给孩子报特长班时,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家长要多多支持。

2.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选择

有位美国家长,带着他3岁多的女儿去吃饭,在饭桌上,女儿不肯喝果汁,嚷着要和大人一样喝可乐。

3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但是,在中国家长看来,孩子这样是“不乖”的表现,可是,这位美国家长却没有强求孩子喝果汁或可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儿童自控力请大家收藏:(m.45zww.net)儿童自控力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