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宋之天子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科技与教育发展(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姬云对黔南地区内的大地主采取的是严厉打击,基本上,每抄一家违法、祸害百姓的地主,姬云都将他家的土地重新划分给失去土地的农民。

姬云知道历史的走向,此后大宋必亡,又或者说,自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它们就已经注定了会灭亡的命运,土地!这是华夏最喜爱的东西,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华夏没有哪一个不热爱它。

以至于华夏为了它,不知上演了多少历史大剧,一个古代王朝更迭频繁,一个个王朝先后登场,一个个英雄为它逐鹿、厮杀,父子、兄弟、朋友、甚至是夫妻,全都不重要了。

说到底,还是生产力、经济发展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的小农经济发展进入到另一个层次,历史已经证明了,封建制度无法保证这片土地上的伟大民族,从根本上变得富强、强大,但如果直接从小农经济又无法直接过渡到如后世一般的经济。

现在姬云,更加需要思考,这个民族的未来。

现在的情况是,大宋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赵氏作为大宋的皇帝,以他为首的大封建地主,企图在这片土地上,将所有土地、人口、资源全部变为的他个人的私有物。

但他们采取的“以文御武”、“不杀士大夫”的畸形政策,使得大宋畸形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着“三冗”等显著问题的国家。

大宋虽然在文化、经济上高度发达,可是它却先天在军事发展不足,以致于在对战争上,那是屡战屡败,就连西夏、交趾等小国,都可以随意欺凌它,而大宋只能忍气吞声,割地赔款,先后曾失去了,河西、南方等祖先们辛苦打下来的领土。

更有“澶渊之盟”,大宋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

不用说,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百姓额外的沉重负担了。

公元1004年,西北的党项族人也不停的骚扰大宋边境,宋真宗这次没有出征,而是听取大臣意见,每年都用赏赐大批的银绢的办法来安抚党项族人。

辽国的土地面积当时要超过大宋,是个大国。而党项族人的聚集地相比而言只是个弹丸小国。但对宋朝的危害而言,党项族人绝对是超过契丹辽国。

党项人反复无常,每每在国力衰弱时安静的接受宋朝“赏赐”,在国力强盛的时候会悍然入侵大宋,以取得更大收获。

公元1045年,辽国要求大宋增加岁币,宋辽两国重新商定了岁币,宋国每年要给辽国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

公元1034年,党项人在首领李元昊的带领下叛乱,宣布正式建立西夏国,大宋派大军和西夏作战却连连失利,最后是范仲淹和狄青领军挽救了颓势。

公元1044年,李元昊见势不妙重新归顺大宋,大宋与西夏商定由宋朝每年给西夏银绢25万5千,并同意西夏占领已占领的大宋领土。

就连高丽也都趁大宋军事实力弱小时,掠夺大宋的领土。

所以姬云认为,目前,在生产力、科技不发达的大宋,黔南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科技。

而要想尽快的发展生产力,就比须要培养科研人才,为此姬云必须要在教育上有着自己要培养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首先,第一步,先扫盲,普及简化字的使用,规范语言;

第二步,学习先进古代科学知识,发展农业科技、手工业科技;

第三步,发展属于黔南地区特有科学技术;

第四步,发展系统的、科学的科学技术。

为此姬云为了有良好的发展内外环境,已经打击原有的封建势力,宗法制等落后的思想,姬云一律不许他们的学生进行学习。

现在只教学生认字、写字,为了避免课程单一化,姬云又先后在原有的语文、数学、体育、音乐课等基础课程上,加入了唯物辩证哲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法学等课程。

当然老师大多时候,都是由姬云来担任。

姬云不可能让不识字,或是低年的学童们来上这些高深的课程,只有在完成基本的课程,并且通过姬云出的考试后,才有资格听姬云讲的这些课程。

姬云也并不是全都讲,只是让感兴趣的人从中选几门,又或是姬云瞧见在这些学生中,有人在某些方面上表现突出的人,姬云会特意教授他专门的知识,比如阿嘎鲁,在哲学、法学上,就表现的很出色,于是姬云让他经常跟在自己的身边,姬云好时常教他姬云那少的可怜哲学、法学知识。

有些知识,姬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姬云只能以讲故事的形式教阿嘎鲁。

比如,国王如果犯法了怎么办?又比如,法律要如何变通才不会变成严刑峻法?

在比如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构成的,就连思想也必要再大脑或者人活着的时候,才能进行,死了的人,是没有了思想的。

总之,姬云只有一有时间,就会前往亲自去教学。

姬云计划,在未来十年,初步培养一批合格的科学人才,让他们参加黔南宣慰府建设,推动整个黔南宣慰府快速发展。

以泸西城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把小学、中学、科学学院慢慢建立发展起来。

这也正是为什么姬云会专门成立一个农业发展与科技研究院的原因。(以下简称‘农科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之天子归来请大家收藏:(m.45zww.net)大宋之天子归来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