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2章 无声的扩张(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但是对于这些海员本身来说,他们承担的免疫风险,就没有别的屏障来帮他们隔离的,早期的海员等于是处在免疫交流的第一线。

所以每年都要补充上去几千甚至几万人的海船水手,这些水手和海军士卒的待遇也一直保持很高,因为遇到未知疾病病死的风险太大了。

另外,在航海交流过程中,李素和诸葛亮这些主政者,也算是体恤海员疾苦。为了让他们每次回到中原时保持耐心隔离,别想着跑出来,只好给这些常年吃苦的航海者,在港口码头建立起专营消费的娱乐场所系统,好拴住他们不至于反抗。

港口海关隔离区里的酒馆澡堂、秦楼楚馆一应俱全。想喝个大酒闹点事发泄发泄,或者泡个澡做个马杀鸡解解乏,全都有足量供应。

至于里面的服务从业者,尽量官营组织自愿从业无依无靠的孤寡,或者靠之前征服异族过程中、抓回来的异族女人奴隶。

反正李素和诸葛亮算是在这一方面远超鼻祖管仲了,这个“自比管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海关隔离区的服务人员,待遇也远比同等素质在外面自由执业的更高,因为有政府补贴。补贴的代价就是这些人也要放弃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只能住在海关隔离区里跟靠岸海员为伍,不能随随便便离开隔离区。

如此精心操持之下的地理发现开拓事业,为大汉带来了稳健而持续的收益,也每年付出上万水手的生命。

而这一年,随着一支之前朝廷派去旅汉群岛一路往南地理探索绘图的船队回来,也给刘备带回了一条让他挺扼腕的消息——

负责探索南洋诸岛的前将军太史慈,终于在后世的菲律宾南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瘟疫,最后光荣死在异国他乡,最后只能是拿海盐腌制了尸体,才算是在热带环境下保存带了回来。

其实,历史上太史慈的寿命也就四十多岁,本来这时候早就已经死了,这已经算是跟随刘备阵营混了之后,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多活的。

而刘备之前考虑到甘宁的健康条件对热带病免疫力极低,去不了南方,才让周瑜甘宁负责东北航路、让太史慈步骘负责南方航路。

没想到太史慈虽然情况比甘宁好点,也去过交趾和林邑,但毕竟是东莱出生的北方人,上了年纪后免疫力下降,还是没扛住新的热带病。

不过,这也算是比死在病榻上光荣了不少,好歹是在对外开拓探险中亡故的。李素作为鼓励开拓的代表,也劝谏刘备给太史慈加了死后哀荣,还给他的子孙加了不少钱粮赏赐。

刘备感慨于最初元从的老臣老将,已经到了逐步凋零的年纪,心中也是很感慨的。

去年和前年孙乾、简雍分别故去的时候,他就很是伤感,尤其简雍。这次太史慈也是中平四年刘备刚刚起兵平张纯阶段来投的旧人。

可以说只比李素、鲁肃等人晚来了半年到几个月而已。只是中间跟着糜竺镇守地方了数年,错过了不少立功机会,但怎么说也算元从了。

刘备一想到自己也五十七岁了,称帝二十二载,老之将至,很想趁着自己还走得动,朝廷的国债也彻底还清了、有点余钱,想出巡看看这些年新拓展的疆土。

不过,刘备又怕被群臣反对,说靡费国帑、不务正业,甚至拿“秦始皇就是因为常年巡游在外,才导致对国家不利”这个标准话术来道德绑架,一时还有点拿不定主意。

好在,丞相李素倒是支持他的。作为皇帝,开开眼界也好,有些事情经历一次,也便于给后世垂范,知道怎么教育子孙,为将来计。

只要掌握好度,别老是欠着国债、借钱出巡,就没问题。

在这个基调下,刘备跟群臣讨论了一番,那些觉得“出巡不是明君所为”的观点,基本上被李素想办法驳斥了,搬掉了大义名分方面的障碍,让刘备很满意。

最后的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出巡的规模和钱粮消耗上。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就不是问题,刘备合计了一下之后,决定不要动用国库的钱粮,而是动用这些年攒下的皇室内帑,来办这事儿。

另外,出巡所需的交通工具运力,也不一定要朝廷官办现造嘛,完全可以买民间商用的稍加改良,这就节约不少,这就能找供应商承包了。

最后,毫不意外半是刘备掏腰包、半是“诸葛物流”商社给皇帝打折请客。准备了诸葛均的车队船队承运,给皇帝和亲随护卫军队、随行百官出巡。

喜欢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请大家收藏:(m.45zww.net)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