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风波定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郭子仪救难(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三日中,有不少洛阳百姓前来围观,许多人都送来酒水饮食,负责看守的河南府兵居然也破天荒地接到了河南丞严安之的暗示,对此基本不闻不问。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让郭子仪心中的痛苦减轻分毫。

他不在乎自己挨的那四十军棍,也不在乎肩上扛着的五十斤重枷,他站在那处仍残留着张氏兄弟鲜血的刑场上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这不是对自己从“武状元”沦为“阶下囚”的懊悔,而是对自己的莽撞和大意的自责。

他恨自己,当时如果自己能冷静一点,那么两个孤儿就很可能不会冤死,可自己脑筋一热,凭着侥幸想帮他们逃脱法网,却最终害了他们的性命。

郭子仪流泪了!

之后,他足足病了一个月,若不是当年担任自己武举考试主考官的裴旻和薛讷两位恩师派人悉心照顾,恐怕他早已病死了。

他发着高烧,夜夜呓语,一闭上眼睛就看到满身是血的张氏兄弟向他期期艾艾地哭诉委屈。

病愈后的郭子仪被免去了左金吾卫长史的官职,直接降为一名普通的金吾卫军士,而一向倨傲的他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不仅没有愤而辞职,反而从容地换上军士的制服,拿起依仗军械,在昔日的下属手下应卯当差。

这一干就是三年多……

这期间,郭子仪当年的科举同窗、同僚军官、甚至很多下属都已升迁提拔或放了外任,而大多数人似乎也已慢慢地忘记了还有个名叫郭子仪的“大唐第一武状元”。

在金吾卫营中就只有一个叫郭子仪的普通军士,他对长官尊敬,对同袍照顾,有功推让,有过担当,无论谁都愿意跟他搭档。

只是不知何故,虽然为他请赏的申请每次都能获得批准,而提拔他升职的申请却屡遭驳回。他却总不以为意,每天除了值守就是练武、读书,从不请一天假,也不误一次卯,只有在每年清明休沐时候,只要人在东都,他便会只身前往洛阳城北的邙山中,直至日暮方回……

谁知就在今晚,当吐蕃副使打伤裴老将军之后,这名叫郭子仪的金吾卫兵士居然一反常态,未等有人下令,便擅自从值守的队伍中冲出救护。

这一反常举动惊得当值的旅长出了一身冷汗,张着大嘴半天合不上,心中飞速地盘算着找个怎样的理由为这位手下脱罪……,然而,更令他吃惊的是掌管禁军的右门监卫大将军高力士不仅没有斥责郭子仪,居然还为他请战。

那百夫长心中暗暗嘀咕:“俺的个老天翁翁,这伙计到底是个啥来头?”

再等到郭子仪战败那气焰嚣张的吐蕃副使,城下值守的金吾卫官兵们一起高举手中的兵器欢呼雀跃的时候,那旅长也不由得咧着嘴大笑,对远处颓然坐在马上的吐蕃副使琅支都喊道:

“你奶奶的!知道不?那是老子的兵!”

……

此刻,五凤楼大殿中,诸臣都微笑地看着殿中跪倒在地的郭子仪,而天子李隆基却面沉如水,等郭子仪跪拜完毕,他才缓缓开口道:“金吾卫郭子仪,因何未得军令,擅自出列?你可知罪?”

郭子仪平静答道:“违反军令,擅离职守,子仪知罪!”

很多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天子会如何责罚这位刚刚立下大功的金吾卫军士,而李祎、张九龄、裴耀卿等大臣均正容敛色,肃静端坐。

天子却没有理会郭子仪的回答,一转身对侍立身旁的高力士问道:“右监门卫大将军,金吾卫也归你都辖,你这个长官怎么看?”

高力士何等机灵?早已看透天子心思,慌忙跪倒,满脸堆笑道:“陛下圣明,郭子仪身为左金吾卫军士,救护受伤的左金吾大将军裴旻,恰是履行护佑主将的职责,虽未请令,但其情可宥。”

他这一下子可算是说到点上了,按照大唐军法,兵将士卒就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救助主将,否则一旦主将遭遇意外,麾下所有兵将均皆有罪。

天子微微点了点头,鼻子中“嗯”了一声,仍是未置可否。

老薛讷笑道:“陛下,郭子仪护佑主将,战败吐蕃副使,不仅无罪,而且有功啊!”

王忠嗣等诸将更是随声附和,点头称是。

李林甫早在一旁看了个明白,连忙道:“陛下恩准郭子仪出战,便是早已赦免其罪,圣人用人之明,我等叹服!”这一顶堂皇的高帽恰到好处地送给了天子,顺手又递上了一部给他下台的梯子,实在高明之至。

天子李隆基也不禁微笑,口气一缓,道:“郭子仪,既然诸位勋贵大臣都为你求情,朕就免了你的罪过!以后当吸取教训,尽心为国家出力,不可再犯!”这番话可谓是意味深长,似是说赦免了今晚郭子仪未经请令便擅离岗位的罪过,又似指得是他之前所犯之罪过也一并免去了。

郭子仪仍不卑不亢地叩首道:“谢圣人隆恩!”

天子又对高力士道:“朕看此人武艺出众,且已改过自新,可官复原职。今后若有功再加封赏。”

高力士忙连声应诺,他知道,天子对这个当年的武状元还是有所期许的,之前也着实存着打磨砥砺之心。故此在这三年内,他故意压下了底下为郭子仪升迁的申请,气得老裴旻好一阵子不肯理他,弄得他也有口难辩,哭笑不得。他在天子身边多年,见过当年红极一时的功臣葛福顺、王毛仲、姜皎等人都因为他们的持功自傲而或贬或诛,便非常理解天子的苦心——当年的郭子仪就像一匹刚刚带上络脑的烈马,需要更加严格的鞭策训练,否则难成大器。

要不然,或许开始只是犯点小错,一旦听之任之,时间久了就会慢慢生出骄矜之心,最终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三年内,他委派专人暗中观察郭子仪,不仅是为了看看他有什么抱怨或不轨言行,更是为了看看他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和敲打。

很不错的是,郭子仪都挺过来了,而且似乎天子对他的锤炼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的郭子仪不仅武艺更胜当初,而且气度沉稳、不倨不傲,不卑不亢,还颇能顾全大局!

方才他看的清楚,对战吐蕃副使的最后时刻,对方的马槊已经撒手,只要郭子仪的长戟继续前刺,琅支都必然毙命!但如果那样,大唐与吐蕃之间纵然没有反目成仇,也会产生难以弥补的隔阂,而郭子仪却能及时撤力收戟,只切掉了对手两根手指,却饶了他的性命——既恰到好处地略施惩戒,又顾全了两国邦交的大体,实在是处理的极为得当……

这都说明,这位年轻人已经学会了思考,懂得考虑后果了!——大唐有无数能够破关斩敌的勇将,但天子需要的更是智勇双全,识大体、顾大局的良将……。

“这个郭子仪或许是个节度使的材料呢”,高力士心中暗想。

喜欢风波定大唐请大家收藏:(m.45zww.net)风波定大唐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