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风波定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章 石堡城血战 王忠嗣归天(3/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那天,当高秀岩献上这条毒计的时候,引起了营中众将的一场激烈的争论。

新到哥舒翰营中的掌书记高适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离开张守珪营中后便又回中原漂泊,曾遇到李白和杜甫,三人结伴寻仙问道,肆意游历了一番,后来,三人分手,他又在长安巧遇进京述职的哥舒翰,老朋友见面自然喜出望外,他便跟着哥舒翰到了陇右。

高适劝道:“两军交战,不可殃及无辜。如果我军用捉来的百姓做挡箭牌,一则触犯大唐军律,再则有损我军威名,还会惹得吐蕃众志成城,拼死守城,我军更难攻破。”

王思礼、郭英乂等人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意见,而火拔归仁等将则一致赞成高秀岩的计策,大帐内吵成一片。

哥舒翰思量再三,叹道:“此计虽毒,却也要看吐蕃守军是否手软,否则依然无用,而我军连日攻城,近万兄弟已经血洒疆场,这些百姓的性命却也顾不得了!”

高秀岩也嚷道:“百姓是人,我手下攻城的弟兄就不是人了?掌书记才来几天,就做起大来了!有种你上去攻攻试试?”

高适大怒,说道:“上去就上去,你当我和你一样怕死吗?”。

一时间,帐中众将又吵成了一锅粥。

哥舒翰一拍帅案,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都不再争吵,看他如何决定。

哥舒翰大手一挥,说道:“高秀岩,按你的计划去办。到时候拿不下来,别怪我翻脸!另外,这要打起来,让士兵不得随意杀害百姓。去吧!”

其实他也知道,乱军之中,敌我难辨,杀红了眼的士兵误伤自己人的事都时有发生,不伤百姓,更是痴人说梦,他也知此计太过歹毒,但石堡城大战处于白热化阶段,也不能自缚手脚,传下此令,也只是为了弥补一下心中的愧疚。

然而,石堡城外的战势果然被高适说中,当悉诺逻和所剩的八百吐蕃残兵看到唐军竟用如此卑劣伎俩攻城,胸中陡然升起熊熊怒火,反而立时都来了精神,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准备迎战。

那些吐蕃百姓被捆绑着,被唐军一步步逼近城墙,吐蕃守军竟不知手中弓箭瞄向何人,都看向自己的主帅等待命令。

假如要是残忍好杀的琅支都守在这里,早就下令万箭齐发将城下所有人都射死了,但这位被称为“雪域神鹰”的悉诺逻早年立下三誓“不射杀老幼妇孺;不射杀手无寸铁的僧侣和平民;不射杀已经投降的敌手”如今纵然他身经百战且射术超凡,却竟一时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时,却见唐军阵中冲出一人,左手持一面盾牌,右手握一柄横刀,健步如飞地冲向前来,同时还对身后的人喊道:“兄弟们!我是掌书记高适,大唐兵士不做孬种!不怕死的跟我上!给牺牲的兄弟们报仇啊!”

此时,不少唐军士卒早已看不惯高秀岩催动百姓攻城的龌龊手段,更兼这十余日来目睹了无数同袍的壮烈捐躯,心中悲恨。此时见一位文官都有胆子上前攻城,心中压抑了这许久的勇气再次如爆竹般被点燃,也不等将令,便都“嗷”的一声,如潮水般冲了上去。

哥舒翰看了,胸中豪雄之气也是陡涨,懊悔不该听高秀岩的馊主意,忙从擂鼓手的手中抢过鼓槌,亲自为三军擂鼓助威。

王思礼等见主帅亲自擂鼓,又见新到营中的一个掌书记都如此不要命的冲锋,心中的勇气也都被瞬间点燃,各自催动部下军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有些机灵的百姓急忙挣断了绳索各自逃散,也有来不及逃走的,难免都死于乱军之中。

高秀岩见自己的计策不成,也忙催马上前攻城,以求挽回些颜面,岂料正被悉诺逻觑见,抬手就是一箭,正中他的头盔,“当”的一声将他头盔打飞,吓得他魂飞魄散,从马上跌落,摔昏了过去。

一场大战又从早晨杀到中午时分,城头守军所剩已不到三百,箭矢也仅剩百余支,城下的唐军前仆后继,阵亡将士的尸体已经垒成了一座小山,高适腿上也中了一箭,鲜血淋漓,但他犹自顶着盾牌向上攀爬,顷刻间,城北已被唐军攻破,双方在城头展开了肉搏。

悉诺逻射出了城上的最后一支箭,便只好率领最后的三百残兵退守石堡城南侧的城墙。

他看着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吐蕃士兵和蜂涌而上的唐军,眼中不禁涌出了点点泪光,朗声说道:“我的弟兄们,我们今天会一起死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不勇敢,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尽力,而是因为吐蕃人中的阴谋家和他们膨胀的野心。你们都有父母姐妹,也有妻子和心爱的人,我们的死,对的起他们的托付,我们的死,是为了他们的生!我,铁刃·悉诺逻,跟你们在一起作战,光荣!”

城头的吐蕃士兵们听了这番话,都昂昂聚到一起,他们从心底敬仰这位被吐蕃人称为“雪域神鹰”的主将,只要能跟他在一起,不管是生是死,每个人都觉得很安心!

不知是谁,哼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少年眷恋着爱人,就像白雪眷恋着雪山。不舍得变成云,不舍得飞上天……”

歌声刚落,那三百名士兵就像发疯的藏獒一样冲向唐军,肌肉和兵器相碰的声音再次陡然响起,却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渐渐停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风波定大唐请大家收藏:(m.45zww.net)风波定大唐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