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山吼水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选择(4/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大场院里摆的都是从各家抬来的过事用的大方桌。三排,一排十张,共三十张。方桌中间放着一个盛满小油(食用油)的博碗,供点灯照明用。那年月,山下人才用上煤油灯,山上人照明是将小油倒在小灯盏里,里面放一条铁箸一样粗细的棉花捻子,点燃后只有黄豆大的小火苗。今晚,博碗里放着两根指头一般粗的棉花条,那火焰便格外的大格外的亮,红黄相间的火苗呼呼呼地欢快跳腾,火苗上腾起的灰烟在微风中愉快地摇曳起舞,散发出醉人的小油燃烧的香味。三十盞大碗灯点亮后,红光闪烁,明亮辉煌,把大场院照得红彤彤的。

在千岁皂角树北面的官地里,安葬死难的乡亲的人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眉月隐入卧虎山后,全村人开始入席。

五碗四盘很快就上齐了。山里人不大富裕,平常的五碗四盘席肉不多,主要是配菜。今天是以肉为主。明天就要撤离了,猪没法吆走,大膘猪都杀了。

酒是各家带来的,有玻璃瓶的、瓷瓶的、大瓶的、小瓶的,入席前就摆上了。照例是女人没有酒。这一带农村的规矩,逢年过节时女人在家里可以喝一点酒,村里过事女席不上酒。那时的农村很封建,如果有人站在大门外朝院子里喊:“家里有人吗?”若家里没有男人,女人便大声回应:“没有人!”她都认为自己不算个人。过丧事时,大门旁边悬挂的讣布上,逝者的后代只显男性,不显女性。

全村人坐定后,大掌柜站起来,双手举起酒碗,大声说:“各位乡亲,打我记事起,咱们皂角岭就没有全村人在一起吃过饭。今天,是日本人的刺刀把我们全村人逼到了一起,是打仗把我们全村人捆在了一起。为我们全村人的大团圆,为我们今天的大胜仗,大家一起干一碗!来,来,来,大家都把酒碗端起来!”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叫唤起来,我们女人没有酒!女人和男人一样打鬼子,为啥不给女人安置酒?皂角岭的女人们突然认为自己也是个人。

大掌柜猛然被问住了:女人算不算人?——女人应该算人,可祖辈留下的规矩女人不算人啊!大掌柜问二柱:“柱,你说,给女人上不上酒?”二柱说:“上,上!”

没等上酒的人动手,女人们就嘻嘻哈哈跑到厨房把酒瓶和酒碗拿出来摆到桌子上,掂起酒瓶咕咚咕咚地就往碗里倒。从这一天起,皂角岭女席不上酒的老规矩给破了。

一碗酒下肚,气氛立刻热烈起来,一片声地叫起来,今天活着,明天还不知是死是活,喝好,咥饱!活着就要活得痛快,死也要死得痛快!也有人想起自己的亲人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放声大哭起来……有的桌子旁洋溢着劝酒声欢笑声,有的桌子旁回旋着啜泣声恸哭声,有的桌子旁震响着怒骂声和捶胸跺足声,大场院像沸腾的开水锅。

喜欢山吼水啸请大家收藏:(m.45zww.net)山吼水啸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