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镇灵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突破与远行!(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第二日,孟小川与两个师弟早上起来吃完早饭,做完早课,来到庭院中开始照例的每日枪法习练和拳法打磨。

三人刚刚摆开拳架,就见苏青青带着谢晓宁也来到了庭院之中。

刚开始,三人也并没有在意,直道沈道寻搬了一把太师椅坐在旁边,三人才注意到谢晓宁不但扎起了头发,更是换上了以往只有在练太极的时候才穿的贴身短打。

苏青青见三人停下来望着她们,笑着开口道:“我打算代师收徒,将晓宁受到咏春门下,虽然现在还是有很多拳种依然是完全私传,不愿意广招弟子,但是咏春自梁赞祖师之后,便开始向全世界开放,并不在意是否被别人学去,只要习练之人学拳的目的正,就绝不反对。所以如果你们要学,我也会教的,只是能学到几成,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说完,又转头对着谢晓宁道:“晓宁,我学习咏春时日较短,还没有资格带徒弟,但我很喜欢你这个孩子,再加上我觉得你也想要学习一套本事,之前俞大哥也告诉我,他也想要教教你拳法,强身健体,但奈何他所会的都太过刚猛,不适合女孩子练习。所以,他也希望你能够跟着我学习咏春。现在,我认真的再问你一次,你愿意跟着我学习咏春吗?”说完,认真的看着谢晓宁。

谢晓宁闻言,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屈膝跪下,认认真真的对着苏青青三拜九叩。苏青青坦然的受了她的拜师礼,又道:“我虽然会传授你武艺,但并不会做你的师父,因为我还不够资格,但是单只是授艺,也受得起你的大礼。你要记住,我咏春一脉,武艺传承自福建泉州少林寺的鹤拳,尊闫三娘为祖师,因闫三娘祖师来自福建永春县,固称呼其为严永春,称此拳为永春拳。”

顿了顿,她又道:“咏春拳和现在福建流传甚广的鹤拳同出一宗,你以后见了便知。当然咏春拳也经过各代拳师的丰富和修改。鹤拳在南少林寺中也非一人所创,而是经过各代少林寺僧的丰富与改进。祖师及后下嫁梁博俦,其后更随其夫返粤并将其武技传与博俦,因此其夫尽得咏春之所传。此为咏春拳之第二传,时在嘉庆未年。博俦因与红船中人友好,并常与其友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饮酒论技,博俦更将咏春拳与华宝等人交换红船之名技六点半棍。及后更与华宝等人随红船漂流,在此期间,他们更日夕钻研,苦心练习,不两年己尽得其秘奥了。梁兰桂、黄华宝及梁二娣等可称之为咏春拳派之第三传。少林六点半棍更为习咏春拳者必修兵器之始也。

华宝六十岁后退休,税居于佛山快子市,青云街。快子市有名医梁赞行医于杏济堂,颇富盛名,佛山人之称之为赞先生。而华宝与赞先生友善,且退休后长日多暇,乃到杏济堂与赞先生饮酒论技,并将咏春拳术,尽传于赞先生,时为逊清道光年间。

梁赞,原籍山县古劳,只是世居佛山而矣。赞先生医术精湛,经营草药店杏济堂于快子市清云街。他交游广阔,故人缘甚佳。赞先生性好武技,涉猎甚广,但并未令其满意,自随华宝习咏春以后,他即感到咏春拳,在法度用力,身型和手法上,无一不是上乘之法;再凭其天资聪颖,苦心钻研,使咏春拳能在晚清期间,在岭南一带声名大着。然而,赞先生因店务缠身,未能广授徒众,所以并未令咏春拳盛极一时。但能得其真传者,除其二子梁春及梁壁外,仅陈华顺公一人而矣。

华公本藉顺德陈村人仕,他亦世居佛山,并以找钱为业,混号找钱华。因华公之找钱事业,常经杏济堂,故有缘师事赞先生。技成后,更于赞先生前技服猪肉贵,声名大振。及后,赞先生去世,华公设馆于莲花地大街,正式教授咏春拳术。然而咏春授拳之法,与一般少林拳术不同,因它需要通过长期黐手之练习,而黐手之最佳练法,需由个别教授,故未容多教,故此华公收费颇昂,遂未为一般人仕所能负担,而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而矣,当时有“少爷拳”之称号。故在华公时期未能广泛流传。

能得华公之技者,有吴仲素、何汉侣、雷汝济、叶问及其子陈汝锦。但能将咏春拳术一派推广者,首推叶问。叶问本为佛山名门望族之子,因年幼体弱,七岁便投入陈华顺公门下学习咏春拳术,而华公以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故经常亲自教授,而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过招,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可惜华公染病不起,弥留之际,嘱咐吴仲素继续教导叶问及其子汝锦。

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十五。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其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碧,并随梁碧修练咏春拳术,尽得其学,且技更大进,而性情亦变为谦厚和蔼。三年后,叶问返回佛山,广识佛山拳豪,更有义助温大牛比武事件,轰动佛山。于光复后,他投身军政界,如破沙糖之政绩甚佳,以在公正路三品楼勇擒剧盗罗灶为人乐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镇灵箓请大家收藏:(m.45zww.net)镇灵箓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