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潘凤:开局满级武力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兵临城下(1/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八弟,山上情况如何?”

闵纯累得气喘吁吁,道:“果然不出七哥所料,山上有埋伏,幸亏我们跑得快,不然要吃大亏。”

耿武道:“这该如何是好。”

闵纯道:“七哥,这袁军百里奔袭,顶多只带三日军粮,不如咱们等上几天,他们自然粮尽,到时候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耿武点点头,觉得闵纯分析得不错,本来袁军这次的目的是烧毁粮草,但现在行踪被发现,他们就完全失去了优势,只要扎营护住粮草,他们一旦粮食不济,自然支撑不了,到时候想不撤兵都难。

但怕就怕他们万一真的跟这边杠上了,再让袁尚送粮来,这就麻烦了,目前也只有等几天再说了。

想到这儿,耿武便书信一封,将情况报与潘凤知晓。

……

潘凤引大军正缓缓前进,突然收到耿武来信,便知情况有所不妙,因为按照原定的计划,粮草最少还得十余天才能到达安平郡境内,现在冀州的治所就在安平郡,所以攻打的也是安平郡。

潘凤看过信之后,马上将吴明叫来,道:“先生,耿武传来消息,粮道被阻。”

吴明眨么几下眼睛,道:“阻与何处?”

潘凤道:“阻与鬲县方山。”

吴明道:“这么一来,事情就难办了,看来袁尚为了对付主公,也是煞费苦心,一旦我们粮草运不到,那接下来攻打冀州府的战争就无法进行了。”

潘凤这时跳下了马,到边上撒了泡尿,然后才又过来对吴明道:“凭袁尚的能力,绝对不敢有阻烧我军粮草的胆量,怕是有人到冀州协助袁尚了,若我所料不错,荀谌一定在冀州,这可是个极难对付的人,袁绍能够夺得幽州,可以说全是此人功劳。”

吴明这时眼睛亮了亮,道:“主公,信上有没有提到粮草受损的情况?”

潘凤这时又将信看了一遍,然后才道:“信上并未提及粮草受损,老七老八行事素来谨慎,定是到了方山,觉得有危险,所以派人去探查了一番,然后发现了袁军。”

吴明道:“眼下也没别的办法,这边大军离不开主公,所以主公也不可能立刻前去救援,我们只有稳步前进,倘若我们行到鬲县,耿将军他们还在那里,再共同想办法也不迟。”

潘凤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了远方,他相信耿武应该有办法,既然已经发现了袁军,就有能力解决袁军。

目前也只能按部就班的前进了,于是给耿武回信一封,信上只说了四个字:“见机行事。”

忽又想到了什么,然后对吴明道:“也不知道鞠将军那边如何了,自从上回给他写信,让他直奔冀州,到现在也没有书信传来,也不知道他们行动了没有。”

吴明道:“相信他会依主公之命行事。”

潘凤道:“但愿如此吧。”

说着话,潘凤便骑上了马,让大军接着前进。

……

耿武收到潘凤的信后,就知道潘凤的意思了,见机行事,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让他自己看着办,遇事要学会自己解决。

当夜耿武在营帐中与闵纯商议对策,“八弟,二哥的意思很明确,让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现在我有一条计策,你听听看如何。”

闵纯道:“七哥请讲。”

耿武道:“既然现在确定两边山坡上都有埋伏,咱们不如分别派两队人马上山,这两支兵与敌人交战时,粮车迅速通过,你觉得此计如何?”

闵纯道:“倒是可以,目前来看,也别无他法了,只有拼死通过了,不然耽误了行程,于大军不利。”

耿武道:“既然如此,下午派两支军队分别爬上两边山头,点火为号,你我护送粮车通过。”

闵纯点点头,然后出去安排此事。

很快到了下午,依计行事,这边粮车已经全部准备就绪,两队人悄悄的往两边山头上冲去,成败在此一举。

两支军队刚出发,突然又是一阵狂风刮过,这一回没有刮断任何旗。

耿武倒是看到有一块人头大的石头,从山路中间滚过,一直滚到前面看不到的地方,似乎还在往前滚。

闵纯皱着眉头道:“七哥,这就奇怪了,这股风虽然邪气,但风力也是有限的,怎么能刮着人头大的石头跑呢,并且刮到了看不到的地方,七哥,这又是什么征兆?”

耿武这时笑了笑,道:“此乃吉兆,连石头都过去了,我们自然也会顺利通过的。”

闵纯点了点头,开始他也不相信这些东西,总觉得神神怪怪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但是耿武常常以一些小事,推断出来吉凶,这就让他也对此深信不疑了。

耿武对易数颇有研究,他觉得万物皆有灵,每一样东西的存在,都会给我们一些提示。

比如说前面一股风将旗杆刮断,这也是有所指示的,意为事情不顺,必将受阻,并且也得到了验证。

这回人头大的石头,被一股风刮过去,意为事情必将成功。

正在这时,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风起云涌。

耿武看了看天,知道马上就要下雨了,于是命人将粮草全部盖好。

“七哥,天将降大雨,路必泥泞,也不太好走啊。”

“八弟,你应该这样想,一旦天降大雨,敌人再想烧毁我们的粮草,也就困难了,有雨水相护,粮草着不了火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潘凤:开局满级武力值请大家收藏:(m.45zww.net)三国潘凤:开局满级武力值四五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